 
					对于实施犯罪行为的被告人来说,都会想办法争取法院从宽处理,尽量争取缓刑或从轻处罚,那么到底什么是缓刑,什么情况下才能判缓刑呢?

缓刑,全称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缓刑的考验期限根据所判刑罚的不同有所差异,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相反,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无期徒刑的适用对象包含哪些人?有可能减刑吗?
					
					2020-09-28
						无期徒刑的适用对象包含哪些人?有可能减刑吗?
					
					2020-09-28
				 故意杀人未遂判几年
					
					2022-12-09
						故意杀人未遂判几年
					
					2022-12-09
				 盗窃罪的定罪标准:法理与实证的深度剖析
					
					2024-11-13
						盗窃罪的定罪标准:法理与实证的深度剖析
					
					2024-11-13
				 假释制度的挑战与机遇——探索刑事司法改革的新路径
					
					2025-01-15
						假释制度的挑战与机遇——探索刑事司法改革的新路径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