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宁律师事务所全天候24小时在线法律咨询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见问题 > 刑事知识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还是过失

来源:衡宁律师事务所 日期:2024-09-14 09:13 浏览:   标签: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伤害罪量刑标准过失重伤罪

当我们探讨危害公共安全罪时,一个关键的问题浮现在眼前:它是基于故意的恶意行径,还是源于过失的无心之失?这不仅关乎法律的精准定性,更涉及到对社会安全与公民权益的深层次考量。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还是过失(图1)


危害公共安全罪在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这主要取决于具体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犯罪人的主观心理状态。


故意犯罪:


当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时,就构成了故意犯罪。


例如,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是出于故意,那么就会构成相应的故意犯罪,如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等。


这类犯罪往往涉及对公共安全造成直接且严重的危害,因此刑罚也相对较重。


过失犯罪:


另一方面,如果行为人因为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但主观上并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那么就可能构成过失犯罪。


例如,过失引起火灾、过失决水、过失爆炸等行为,如果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就可能构成过失犯罪,如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等。


这类犯罪虽然也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但由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因此刑罚相对较轻。


法律依据:


我国《刑法》对危害公共安全罪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和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是否造成严重后果以及行为人的主观状态(故意或过失),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处罚。


总结:


综上所述,危害公共安全罪既可以是故意犯罪,也可以是过失犯罪。具体构成何种犯罪,需要根据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和客观行为来综合判断。


转化图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