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但并非所有的交通事故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那么,究竟什么情况下会被立案追究交通肇事罪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例如,在某起交通事故中,驾驶员甲由于超速行驶,与另一辆车相撞,导致对方车内一人死亡、三人重伤。经交警部门认定,甲负事故的主要责任,这种情况下就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
这里的重伤,是指机体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或功能严重障碍。根据《人体重伤鉴定标准》,重伤的鉴定需要由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包括肢体残废、容貌毁损、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等。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假设在一个路口,三辆车发生碰撞,造成三人死亡。经调查,三位驾驶员在事故中都存在一定的过错,负事故同等责任。此时,也会被立案追究交通肇事罪。
同等责任意味着各方在事故中的过错程度相当,对事故的发生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同。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比如,驾驶员乙在驾驶过程中因疏忽大意,撞上了路边的电线杆和多辆停放的车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50 万元。而乙家庭贫困,无能力赔偿这么多金额,那么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这里的公共财产包括国家所有的财产和集体所有的财产。他人财产则是指除犯罪嫌疑人本人以外的其他个人或单位的财产。
4、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众所周知,酒后和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会极大地影响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例如,某人在饮酒后驾车,发生事故导致一人重伤,且负事故全部责任,就会被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没有取得驾驶证或者驾驶证被吊销、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辆,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如果在此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也会构成交通肇事罪。
比如,某人从未参加过驾驶培训,却擅自驾驶车辆上路,结果引发事故造成他人重伤。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车辆的安全装置和机件对于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如果驾驶员明知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却仍然驾驶上路,一旦发生事故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例如,车辆的刹车系统失灵,驾驶员在明知这一情况的前提下继续驾驶,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无牌证车辆无法合法上路行驶,已报废车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驾驶这类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会被立案查处。
比如,某人购买了一辆报废车用于日常出行,发生事故后造成他人重伤。
(5)严重超载驾驶的。
超载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制动效果,增加事故发生的几率。如果驾驶员严重超载驾驶并发生事故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同样会构成交通肇事罪。
例如,一辆核载 5 人的客车,实际载客 15 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事故,导致一人重伤。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并及时报警。如果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即使只有一人重伤,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也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比如,驾驶员丙在发生事故后,因害怕承担责任而驾车逃离现场,后被警方抓获。经鉴定,事故造成一人重伤,丙负事故全部责任。
一旦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犯罪嫌疑人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超速、不超载、不酒驾、不毒驾,确保行车安全。
2、定期检查车辆,确保车辆的安全装置和机件完好无损。
3、取得合法的驾驶资格,不驾驶无牌证、已报废或安全装置不全的车辆。
4、发生交通事故后,要冷静处理,及时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并报警等待处理,不要逃逸。
总结:
了解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对于每一位交通参与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只有大家共同遵守交通法规,提高安全意识,才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避免触犯交通肇事罪,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